历史虚无主义的伪装
近期,一些以“重新评价”“新观点”为幌子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喧嚣尘上。它们表面上看似公正,实则扭曲了我国革命、党史、国史、军史。有些人居心叵测,企图通过这种隐蔽手段,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,导致社会思想混乱,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。
这种伪装极具迷惑力,让不少民众难以看穿其隐藏的政治目的。比如,有些网络文章虚构了历史细节,误导了人们对革命先辈的了解;还有一些所谓的学术研究提出了错误看法,使得公众对历史真相的判断变得模糊不清,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。
历史虚无主义的渊源
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广泛传播,首先是因为它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,其次,这也与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错误价值观相吻合。本质上,它是价值虚无主义在历史观念上的体现。在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中,人们只重视物质和经验,而忽视了对精神和终极价值的追求,这种思想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条件。
这种错误的观念对历史的研究与传播产生了不良影响。有些人写作历史时,过分注重无关紧要的细节,忽视了历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深层意义;在文化创作领域,他们把历史故事变得低俗,减弱了历史应有的教育作用,给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。
犬儒主义的危害表现
犬儒主义在历史观上倾向于拆解英雄形象。他们不认同存在“完全超脱世俗、不受低级趣味影响的人”,并对英雄的英勇事迹提出无理的质疑和攻击。以“狼牙山五壮士事件”为例,有人恶意诽谤英雄,试图让公众对英雄产生疑虑,进而动摇社会的道德基础。
英雄人物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,是社会价值观的典范。若是对英雄形象进行解构,实则是在削弱社会的正面力量和道德信念。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英雄及其家人造成了伤害,还可能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产生不利影响。
历史相对主义的演变
在历史哲学领域,相对主义以历史主义的形式出现,它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与价值,提倡从诠释者的立场来解读历史事件。口号“所有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”虽然表面上看似突出了历史的现实意义,但实际上却可能诱发价值虚无主义的倾向。
这种看法降低了历史的客观性与权威性。一些学者在学术探讨中过分推崇个人解读,使得历史研究显得不够严谨和真实。而在公众心中,这种看法使得人们对历史难以形成明确的认识,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。
自由主义的过当影响
自由主义思想曾助力我国迈向现代化,然而过分夸大其积极作用,使得对现代化的认识出现了误区,将自由主义与现代化等同起来。在这种思想影响下,人们否定了与自由主义不同的文化、制度和价值观,进而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。
有些人过度崇拜西方文化及其体制,对自身民族的文化和过往历史评价不高。在文化方面,对西方文化的追捧成风,对本国文化的态度轻蔑;在社会层面,“崇洋媚外”的倾向屡见不鲜,这种心态被历史虚无主义所利用,进而搅乱社会思想。
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
批判历史虚无主义,需要在历史观和价值观教育上多下功夫。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强文化自信,强化理想信念教育,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历史虚无主义。在学校教育中,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史观和价值观,帮助他们认清历史的真实面貌;在社会上,我们要加强正面宣传,引导舆论,抵制不良思想。
学习并继承那些卓越的历史文化,我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滋养,提升民族的自豪与自信。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,我们才能有效抵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还能采取哪些措施来更有效地对抗历史虚无主义?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injiacc.com/html/tiyuwenda/10272.html